【蒋传路】他从冰城带来温暖
作者:记者张士英 通讯员李华虹 杨帆 |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日期:2020/2/29
——省欧美同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分会理事、哈医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副院长蒋传路 2月25日上午10时,武汉第一医院门前一片欢声笑语,医患双眼含泪,依依惜别,互道珍重。经过11天的奋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送走首批出院患者。“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了,真的,一切都值了。”望着患者们平安远去的背影,医疗队队长蒋传路眼角湿润了。欢送仪式上,他与痊愈患者握手告别的瞬间,不但送去了祝福,更传递了信心和温度。 奋战11天 出院11人 “首战告捷,但后面的路还很长。”电话里,蒋传路的声音疲惫中透着兴奋。通过11天的奋战,第一批11名患者痊愈出院,这对医疗团队而言是巨大的鼓舞。
据蒋传路介绍,首批治愈康复出院的11名患者中6男5女。11天里,医疗队员们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他们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24小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心情的变化,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最终经过专家组评估,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的出院标准,准予出院。 欢送仪式上,他对患者说到,能够和大家相识在武汉是一种特殊的缘分,院内治疗结束了,但大家情谊不会随着出院而结束,所有患者都得到了一个二维码,回家后有任何方面的健康问题,可以联系到医疗队员给予解答。“我们不只是一支医疗队,更是宣传队和播种机,要把哈医大二院和龙江人民的精神与温度传递出去。” 2月14日,第二批医疗队160名医护队员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第16层两个重症病区,共计70个重症床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患者的救治理念是集中患者、集中空间、集中专家、集中设备。”蒋传路介绍, “整建制接管就是指援助医院派出学科综合团队、护理团队,打包接管医院或者病区。一方面有利于多学科综合治疗,为重症、复杂疾病患者提供多学科整体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团队彼此熟悉,减少了磨合时间,治疗理念相近、配合更加默契。” 抵达武汉不到20小时,医护人员就进入隔离病区,随即收入50余名重症肺炎患者,展开紧张的救援。直到15日凌晨4时,蒋传路才与第一批队员返回驻地,此时他连续20小时没有吃东西。“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完善的措施,不断分析研判疾病发展形势,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蒋传路说。 每日晚19时,蒋传路都会召集医护人员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目前,医疗队确定了将患者细分为流感、疑似和“新冠”三种类别的治疗体系,既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又能针对不同类别精准施治。
“5床的小伙子饭量好,记得多给他拿一份盒饭;9床的大爷没有牙,得通知食堂煮点粥;15床的大妈今天心情怎么样?我再和她聊聊……”每次进仓查房,蒋传路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对他们的心理状态格外关注。他强调,医务人员眼中不能只看到病,还要看到人。医护人文关怀能够让患者身心愉悦,免疫力也会随之加强。 病房内有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入院之初非常绝望。年轻的医务人员对老两口给予了特别的关爱,时常与老人们聊天,进行心理疏导,还将哈尔滨的红肠和月饼送给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们的病情和心情都有了很大好转。
护理团队为每位患者送上自制的彩色鼓励祝福卡 哈医大二院综合楼外科总护士长马翀奕是首批进入重症病区的护士长,她带领护理团队自购了彩色打印纸,每天为患者的床头贴上一句话,“新冠必败,您必胜。”、“我们和您在一起”、“期待彼此的拥抱”……“有些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烦躁,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辅助以心理疏导。他们不仅是我们的患者,更是我们的朋友和亲人。”马护士长自豪地讲。 蒋传路平时血压就很高,来到武汉后,高压一度更是在160上下。当有队员提醒他保重身体,注意睡眠的时候,他总是开玩笑地说:“没事,老年人觉少。”但是,对于医疗队员们的健康,他是半点不敢马虎。任何人出现了身体不适,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临时党支部会议现场 作为哈医大二院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他组织四个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党群手牵手心连心”活动,以“老党员一对二、青年党员一对一”的形式,老党员帮扶新党员,一名新党员帮扶一名群众,一名老党员帮扶两名群众。协调处理年轻人在医疗、生活、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积极听取大家心声,及时传递党组织的温暖,充分发挥出教育、管理、宣传、监督党员、组织和凝聚群众的重要作用,为抗疫前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目前,医疗队已有6名预备党员,其余队员全部在火线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通讯员李华虹 杨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