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碧水丹心——记哈尔滨建筑大学青年讲师马军博士
作者:HORSA | 来源:http://www.horsa.org | 发布日期:2003/1/1

马军档案摘抄:获国家A等博士后科学基金;获国际“居里夫人”A等博士后科学基金,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开发了以高锰酸钾为核心的高效多功能复合药剂除污染技术,为我国饮用水除污染开辟了一条经济、实用的新途径。两项成果在国际上领先,两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三项专利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建设部 “八五”科技攻关有贡献科技人员。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得基金;进入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等7个部委组织的“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黑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996年2月,他作为留学回国人员代表受到李鹏、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好一个马军,此时只有34岁。展开他的人生画卷,我们看到的是他为科学事业不断创造,奋蹄不已的执著精神,感受到的是那不可阻挡、勇往直前的气势。

马军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中国文化被践踏的时期度过的。尽管当时的学校环境很差,马军仍没有放弃学习,他利用一切时间读书。那些科普读物、科学家和英雄的故事对他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国家恢复高考时,高中还没毕业的马军就被学校破格推荐参加高考,成为这所学校唯一提前考上大学的学生。被文化封闭已久的人们对大学的专业无从了解,当马军接到哈尔滨建筑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同学们围着他,你一言,我一语,从字面上猜来猜去,最后终于下了结论:掏“马葫芦”的专业。他们疑惑了:“你这高才生学掏‘马葫芦’!”马军抱定一条:高等学府是科学家的摇篮,无论如何也要出去闯一闯。16岁的马军背着行李上路了。从此,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国际供水协会和国际水质协会在日内瓦举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这里聚集了世界水领域著名的权威专家。30岁的马军在会上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宣读论文《高锰酸钾助凝的试验研究》,并即兴回答问题,引起专家们的格外关注。大会中间休息时,专家们围上来,他们的蓝眼睛和黄眼睛里闪着钦佩的目光:“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你是在美国哪一所大学读的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权威教授Omelia很赞赏地问。“我是在中国读的。”马军回答。教授感到惊讶:“你的英语怎么会说得这样好!”马军是会上宣读论文最年轻的学者。一位日本专家希望马军到日本实验室工作。

在返回祖国的航机上,马军不平静的心轻松下来。透过轻烟似的雾霭,欧洲那隐隐约约、闪闪烁烁、依山而傍的江河跳入他的眼帘。刹那间,祖国那些让他魂牵梦绕的江河湖海猛然涌入他的脑海: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曾哺育了世世代代妁炎黄子孙,然而大量的工业、生活废水的直接排入,使她污染的程度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排位第二。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每日有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倾泄河中,使血吸虫等传染病死灰复燃。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的淮河,养育着两岸1亿5千多万人民,其人口密度雄居全国之首。而今它超标的污染河段就占82%,成为有名的害河。曾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渔米之乡巢湖,腥臭难闻,畸形鱼越来越多。松花江、黄浦江、珠江、滇池、太湖等水域都检测出多种有机污染物及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

浩浩荡荡、博大为怀的江河,本该是万物生命的摇篮,现在却成了危害百姓的病源,这使从事水处理研究的马军焦虑不安;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饮用水除污染已是一项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一想到这些马军就很激动。造福人类的激情像一股热浪在他的体内奔涌着,他下决心要在我国的净水事业上闯出一个天地。

从硕士研究生的第一课题起步,他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20岁的他年轻得不知疲倦。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摸索出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丙烯酰胺的方法,使准确率由过去的40%提高到90%以上。专家们认定“这是国内先进的微量丙烯酰胺检测方法”。接着他又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去除方法。他的"高锰酸钾氧化去除水中丙烯酰胺单件"的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应用于水厂。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上。

1985年,他留校当教员,并成为这个学校给排水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这期间,他是在紧张、呕心沥血中度过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净水厂的传统处理工艺主要适用于处理未受污染的水,它虽能有效地除虫、除色和杀菌,但不能去除水中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微量有机污染物,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微量有机污染物仍残留在饮用水中。马军在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意识到,一些除污染技术很难在水厂推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上耗资巨大。如采用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仅在一个5-10万吨/日规模的水厂应用,就需要投资几千万元,而我国水厂的能力有限。寻找经济、高效、低耗、适合我国国情,又易于推广应用的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是马军科研工作的主导方向。

马军从高锰酸钾除污染的特性、氧化助凝效能、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几年来,马军实验室的仪器昼夜连续运转,同时他又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质条件下,以松花江、长江、黄河、嫩江及一些水库等为水源的水厂和净水设施为依托工程,进行了2至5年时间的生产性试验。他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中投加以高锰酸钾为核心的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可强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和吸附,使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提高50%-70%,饮用水中的致突变活性也显著降低。几年的生产应用表明,他的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不需改变观有工艺流程,不需增加附属设施,它不仅除污染效果好,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运行管理方便。哈尔滨、大庆、七台河、郑州等水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等纷纷采用了该项技术。

在读硕士和博士的6年中,马军的思路越来越宽,课题越做越多;几乎要刹不住“车”了。他的“高锰酸钾助凝及取代预氯化减少氦仿生成量”和“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被国家列为“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氧化助凝技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期间,他并日而食,心力交瘁,在同学们中是有名的“拼命学”和“玩命干”。多少个星月无光之夜,他也曾疲乏过,也曾问过自己,若为荣誉,我没有如此大的动力;若为探索和追求科学真理,我会乐此不疲。马的腾飞精神和牛的实实在在的倔劲在马军身上兼而有之。正是这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才使马军走向成功,使他的成果换来一泓碧水,造福一方百姓。

1992年,马军通过了在全国拔尖人才中的几轮筛选及面试,最后获得国际“居里夫人”A等博士后科学基金,于1993年到英国最好的工科学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英国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继续从事“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除污染技术”的研究土作。他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做博士后期间,他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受到国际“居里夫人”博士后基金会的好评。

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国内的人开始猜测和议论:“马军这样的人才在国外有作为,不一定回来了”、“他老婆、孩子都去了,肯定在那里定居了。”

一天妻子翻看马军的工作日记,那熟悉的字迹一行行跃入眼帘:“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可以拓宽知识,增长见识,了解国外的研究方向。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熟悉先进的试验手段,建立相近和相同领域的国际间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要有骨气,要有民族气节。你自己不爱国,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有的人在国外找不到工作,而他所学的东西正是国内急需的,对社会发展又有推动作用,就应该回祖国施展才华。在国外搞研究工作,思想是自己出,活是自己干,成果却是人家的,自己得到的只不过是工资。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在国外你也是中国人。暂时留在国外寻求发展的人,也应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为祖国服务,因为祖国富强了,中国人在国外才有地位。科学没有国界,但技术有国界。为什么不用知识回报祖国呢?国外的人和国内的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当多的留学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在国内有市场都会回来。不同技能的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角色的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中国的物质生活与国外比是有差距,但我相信这个差距最终会被消灭。中国改革开放十几年,科技发展很快。中国人有耐力,勤劳好学,现在国际一流杂志上,中国人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除污染,这个技术在国内大有发展潜力。我只有在国内发展,才合乎情理。”字里行间,都透着马军的爱国情怀。马军的手里已有几份聘书,但他对此无动于衷。

他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期间,曾多次给母校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并把国外先进的办学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介绍给学校。一年半的国外生活,马军印证了自已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祖国的爱是永恒的。是那样刻骨铭心。

回国之后,他把前期在国内外的研究工作与国内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国际前沿课题“高锰酸盐多功能复合药剂的研究及净水效能制备”被列为省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有突破性进展,其论文在国际水领域核心期刊《臭氧科学与工程》上发表。这个杂志的评论员给出这样的评价:“这项研究层次高,影响大;是对该领域的重要贡献”;他的《锰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农药研究》论文被第十三届国际臭氧大会录用,并被邀请去宣读论文。1996年,他先后获得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他很幸运,有一个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有着伟大人格力量的导师。198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只招了1名硕士生。见到导师的第一天,李老师就把一本英文版的《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交给他。就是这本书,使他较早地接触了有关除污染技术方面的知识, 了解到除污染技术的发展动态。李老师对他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将会日益突出。饮用水除污染会逐渐地成为具有重大社会效益钓研究课题,你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吧”。“伯乐”给“千里马”指明了方向,从此,具有优秀素质和现代意识的马军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开始了奔腾和跨越。

在马军获取成功的路上,除了导师的培育和指导,还有家人对他的鼎力相助。他有深明大义的母亲和通情达理的妻子,在她们的支持下,马军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他的成果里也浸透着家人的酸与苦、情与爱、汗与泪。

碧水映丹心,千秋建功业。与水结下不解之缘的马军,注定要为水奉献一生。他说,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我只有不停地干,才能回报学校和家人,不辜负培养我的党和国家。

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黑龙江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HeiLongJiang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HORSA)
电话:0451-82628104 传真:0451-82648814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敏街9号 邮编:150001
Http://www.horsa.org.cn Email:bgs@horsa.org 微信订阅号:hljorsa 微信服务号:horsawx
Copyright 1998-2021 All Right Reservded. 黑ICP备05001091号 
horsa horsa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