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龙江优秀归国学长风采|追求卓越是一种境界 ——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喜军教授
龙江归国学人风采 | 作者:HORSA | 来源: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 | 点击:9269 | 发布日期:2023/11/9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广大归国留学人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贡献留学人员智慧力量,省欧美同学会决定开展“龙江优秀归国学长风采”展示活动,全面展示我省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出国留学、归国奉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拼搏奋斗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进一步弘扬留学报国精神,营造迎庆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浓厚氛围。


      王喜军教授简介:

      1998年获日本北海道药科大学药学博士。长期从事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完成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体系构建”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人工种植龙胆等药用植物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Hepatology、MolCell Proteomics、TrAC、Anal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180余篇SCI论文,被Lancet等国际著名刊物正面引用5000余次(H指数45),18篇被美国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检索为“ESI全球高被引论文”,2篇F5000领跑者顶尖论文。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第十六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首届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王喜军教授是一个“气场”很强大的人。站在学术报告台或者课题答辩台上的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过人的反应速度和思辨能力令人叹服;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对下属和学生要求较高,容易给人严厉的印象,大家都说对他有点“怕”。不过,相濡以沫夫人孙晖教授说,他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心无旁骛。

      正是由于多年来对中药学研究的热爱、专注与执着付出,王喜军教授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他在传统中药学研究中引进现代药代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的思路,创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及研究方法,被国内外中药研究广泛应用,并被纳入国家教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代谢组学技术,首创“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体系,现已成为国际药物研究领域的热门科研方向之一。著名的《Nature》杂志在报道中认为,王喜军教授开创了一种能够沟通现代生物学与传统中医学的“语言”,让传统中医不再自洽于封闭的理论体系中,实现与现代科学的“对话”。

      创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喜军在面向全国的选拔中,入选由我国卫生部和日本财团签署的“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赴日本北海道药科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师从以严厉著称的鹿野美弘教授。因聪敏勤奋而颇受导师赏识的他,在几年之后再次赴北海道药科大学深造,并于1998年获得药学博士学位。

     王喜军说,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很艰苦,也很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树立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推动中药研究现代化的思路。期间,他借鉴现代药代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的思路,提出从口服中药方剂后的血清中分离分析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思路,并成功实践了通过从口服茵陈蒿汤后血清中分析分离鉴定其有效成分的方法,首次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角度解析了经典方剂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1997年王喜军发表了《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一文,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理论。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形成多药合作的给药系统, 是中药药效的表达形式。配伍是方剂中药物的核心关系,是中医治病的核心理论和技术;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方剂发挥作用的支撑,也是理解方剂配伍规律的前提。如何确认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但由于单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已数以万计,由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成为高度复杂的化学巨系统,导致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困难重重。经典的体外分步提取、活性导向的分离方法,由于收率低及分离过程活性丢失,多数成分停留在结构鉴定水平;加之体外活性导向不能体现药物的体内生物转化过程,更不能体现方剂中药物之间在吸收、分布及活性方面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所谓有效成分不能表达中药的临床效应,从而导致与药效物质基础相关的中药质量标准、中成药制备工艺、中药安全性及创新药物设计等科学问题难以解决。

      王喜军教授提出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及研究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创新途径。从口服方剂后的含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研究设计,使研究结果体现中药成分的体内治疗状态,获得体现方剂治疗效应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超越体外单味药化学分析难以进行的障碍;再通过方剂配伍过程中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质与量的变化规律,揭示方剂中药物协同增效减毒的配伍规律,指导新方剂(创新药物)设计。王喜军团队进行大量研究实践,完成茵陈蒿汤、六味地黄丸、茵陈四逆汤、枳术丸、生脉饮、逍遥散、安替威(金柴)胶囊、天芪降糖胶囊、温心方等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研究,构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及方法体系,为中药复方现代研究、中药复方创新药物设计和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并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

      该项研究以1993年完成茵陈蒿汤体内成分分析及配伍研究为标志,超越了田代真一的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囿于概念缺乏理论及实践的格局,首次通过实践建立中医方剂配伍条件下中药成分的体内表达方法和理论。研究论文在相关的权威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被引700余次,其中JNP、RCM及JBC等SCI源期刊引用30余次。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被国内外中药研究广泛应用,且已被纳入国家教材;主题文献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数篇至今达3000余篇,国外文章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现已成为中药研究普遍应用的方法。

     2002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该理论及方法研发的新药越橘有效部位群(Ⅵ类)及金柴胶囊(原名:安替威,Ⅶ类,合作),已获国家临床批件,完成Ⅱ期临床研究。

     发明药用植物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2009年,王喜军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人工种植龙胆等药用植物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植物病害是制约中药由野生到大规模种植的关键因素,而斑枯病是常见病,是造成药材减产、绝产及质量下降的主要病害。王喜军教授通过对龙胆等斑枯病发病特征及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研究,揭示药用植物斑枯病发病规律,提出“以中药防治药用植物病害”学术思想和研究设计;发现病原体新变种2个;发明专属性中药来源的病原体抑制剂4个;建立描述病情、药材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及防治费用关系的数学模型,使病害的防治科学化。在此基础上,创建中药防治与生态因子组合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解决了斑枯病导致药材大面积绝产无药可用,化学防治导致农残超标而药材不可用的双重难题,使中药资源持续发展实现无公害的生态目标。此技术在5个龙胆基地应用,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

      创造“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体系

     研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没有让王喜军停下创新的思考。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代谢组学技术的出现,他逐渐认识到,以有限的药理学或病理指标评价中药的有效性,不足以阐释中药体内成分与中药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有悖于中医临床用药实践及方证相应的理论特色,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应该与现代系统生物学及证候评价紧密结合,建立基于方剂与证候关系的中药有效性研究体系。

      中药有效性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所在。长久以来,中医药不能被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认可,同时随着现代医学逐渐成为主流,甚至在中国也有不少人对中医药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主要缘于其有效性难以科学阐明。近期出现的因服用中药而导致重金属中毒、肝损伤等新闻,也皆与此相关。

     “如何用国际认可的‘语言’来证明中医药的有效性?” 王喜军教授决定从方法学的角度进行创新性研究——实现中医“方剂”与“证候”这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与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方剂学学科师从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的博士后学习研究经历,使王喜军成为中药科研领域内少有的兼具中医学功底的研究者。他深知,证候和方剂直接关系到中医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然而,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证候的精准诊断及方剂效应的精准评价,乃至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基于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王喜军教授的研究团队以证候为起点,从方剂入手,建立了系统的关联“证候诊断-方剂效应评价-药效物质基础发现”的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它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代谢组学有机结合,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对中医证候进行精准诊断并对方剂整体效应开展精准评价,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分析鉴定方剂有效状态下的体内显效成分,将血清中外源性方剂显效成分与内源性证候生物标记物相关联度,发现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进而解决与药效物质基础相关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质量问题,以及基于临床有效性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问题。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英文定义为“Chinmedomics”,这是一个由王喜军教授创造的英文单词。随着中医方证代谢组学逐渐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可,这个来自中国的单词也成为了正式的学术词汇。王喜军教授为我们说起了这个单词诞生的小故事:2011年,王喜军教授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内涵、方法及策略写成论文,发表于一本国际组学杂志上,然而当时并没有专门的英语单词来对应这一概念,需要用一句冗长的句子来形容。为了方便阅读,也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创新的研究概念,王喜军教授决定创造一个专门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尝试,他决定取“Chinese”的前四个字母、“Medicine” 的前三个字母,以及代表“组学”的“Omics”,于是“Chinmedomics”作为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正式英文名诞生了。王喜军教授还特意解释道:“在这个英语单词中,我并没有加入表达‘代谢’的概念,因为我的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其实是一个开放的理论概念,并非局限在‘代谢’ 中,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它的技术内涵及研究的范围。”

     随着研究成果的逐渐丰富,“Chinmedomics” 这个词已经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也有不少国际研究者开始引用与“Chinmedomics” 相关的论文。2015年,由著名学术期刊出版集团Elsevier出版的《Chinmedomics》正式面世,代表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概念已经被学术界全面接受。

     目前,王喜军教授的研究团队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于代谢物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及方证相应研究”,结题获优秀评价。发现黄疸证生物标记物及4种化学肝损伤生物标记物,发现肝毒性的信号通路及茵陈蒿汤的干预效应;“基于肾虚证模型的六味地黄丸效应代谢组学”发现肾虚相关的生物标记物20个,以其轨迹及代谢轮廓评价了六味地黄丸对肾虚相关疾病的治疗效应及机制。相继完成阴黄证、消渴证、心气虚证及实热证及相关方剂效应的代谢组学评价,建立方剂药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邀为行业相关国际权威期刊Planta MedicaJ Pharm Biomed Anal撰写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主题综述:“代谢组学:走向理解中医学”(Planta Medica 2010)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潜在功能:中医与西医之间桥梁的基石”(JPBA.2011),引领利用代谢组学挖掘中医药科学价值的研究方向,开辟中医证候及方剂治疗效应评价的新途径。


    人生,应该追求卓越

     “人生,应该追求卓越”。这是王喜军教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卓越”并非是某种结果,而是一种态度,“追求卓越”是一种精神,永不止步的科学精神。这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是他对事业的敬畏之心,他也想把这种追求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这正是他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初衷。他的学生们说:“老师要求我们做到的,其实他自己早就做出了榜样。”他要求学生每天阅读最新文献,这是他自己坚持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不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工作多么繁忙,不管是出差、出国,甚至生病,他都坚持每天阅读最新的学术文献,经常读到深夜。作为学校的副校长,他主管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外事工作,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但是,每周他都会抽出时间到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手把手指导学生。现在,早已是行业领域顶尖学者的王喜军教授,还会在每天利用上下班途中或者其它的碎片时间,用年青人的学习APP“薄荷阅读”练习英语。他说,“学习,是一日都不能松懈的事”。他一直以此自律、自励,也经常对学生和学校的年轻教师这样讲。他的一个学生在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后,深有感触地说:“当年觉得被老师折磨得好苦,现在自己带了学生,才明白老师对我们的苦心,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真的是让我受益终生。”

     王喜军教授在学术论坛上表现出来的雄辩之才每每为人称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每一次作学术报告前,他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练习,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他不仅要求自己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引文精准、语句表达流畅,甚至精细到要求PPT中的每一帧都要构图完美、颜色标准。“做就要做到最好”,就是他把“追求卓越”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件事上的行为准则。

    “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内化的动力,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追求卓越的方法。“夫唯大雅,卓尔不群”,追求卓越的方法就是永远和别人不一样,永不满足,永远带着批判的、辩证的、创新的目光看待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开创新理论、新技术。做学问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王喜军教授认为,做学问之道,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人,则是要海纳百川,静水流深,以“格局+能力”来成就“境界”。其实,“止于至善”的境界并无止境,热爱自己的事业,并永远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前行,永不止步,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是王喜军教授所追求的“境界”。

 

 

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黑龙江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HeiLongJiang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HORSA)
电话:0451-82628104 传真:0451-82648814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敏街9号 邮编:150001
Http://www.horsa.org.cn Email:hyb@horsa.org 微信订阅号:hljorsa
Copyright 1998-2023 All Right Reservded. 黑ICP备05001091号 
  ho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