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的中国梦
我是中国梦征文 | 作者:刘连新 |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分会 | 点击:6044 | 发布日期:2015/9/16

回到办公室,坐在我的椅子上,刚完成了一天的手术,仔细想想,今天的手术并不顺利,术中曾一度出现惊险的大出血,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手术最终得以成功的完成,术后看到病人家属高兴的面容,身为医生的我内心不禁产生一丝自豪感,从身体到心里也感到一阵惬意的放松。抬头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封信,打开看来,原来是教育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合同书,内心不禁升起一丝喜悦,回想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从发表了多篇高点数的SCI文章,到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再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众多让人羡慕的光环给我带来的不光是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学者对于事业的成就感,同时也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变得越来越重,同时,离我在2002年秋天许下的梦想更近一步。

2001年末,我被医院公派到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圣乔治医院肝脏外科做访问学者学习。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尤其是被学校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做实习医生的一年中,和同龄的人一样,似乎出国,一直是个梦想。大三以后,进入了临床,一个新的世界突然呈现在眼前。客观地说,临床实在是一个和基础大相径庭的部分,那里,你要学会医生思维,你要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你要学会如何面对复杂的问题而果断地作决定,你要学会承担后果,你要学会面对赞扬和批评,你要学会如何快速的从急诊的人群中一跃而出。在协和医院结束实习的时候,我已经考过了托福、GRE,也接到了国外的邀请。但是,母校的召唤将我换回到黑龙江工作;其后我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研究和博士后训练,很多国外的名校在召唤着我。博士后指导教师吴旻院士也希望我能出去继续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家乡和母校的眷恋和回报,驱使我回到了培养我的学校。那时,出国的心思被藏到了心底,如今,当被告知会有机会出国学习的时候,内心还是十分激动,不是为了圆大学时的梦,而是能有机会见到和我们不同的医学理念,提高自己。而一个客观的困难摆在了我的面前,当时我的孩子才刚出生不久,所以我必须在家庭和事业面前做出一个选择,直到现在,一提起当时事,自己的心中难免有一些愧疚。

刚到澳洲的时候,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妙,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其实每个人到海外都跟那个家庭非常像,刚到澳洲,一点也不适应那边的生活,且不说工作和生活,饮食的差异就让人适应不了。但好在医学上的收获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手术室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场所之一。新南威尔士大学圣乔治医院有29间手术室,其中4间固定是肝胆外科的手术室;各种肝胆胰腺的手术大多在此进行。手术室的护士基本固定,肝胆外科有自己专门的一组护士,较专业,还配有专门洗手的技师,能更好地配合完成手术。新南威尔士大学圣乔治医院医疗中心的规模在悉尼排在第三位,是悉尼最大的肝脏外科中心和急救中心。手术室各种器械、设备完善令人惊叹。每间配有麻醉机和成套的监护仪器、电视和摄像系统、壁式的氧气、氮气和中央吸引系统、电脑、消毒柜、加温柜、电子显微镜、气锯、气钻、低辐射摄片机、内窥镜、冷光源等等一应俱全,可以说目前世界上肝胆外科所有的医疗器械这里都具备,适合开展任何外科手术。我可以每天在那里观摩各种手术,他们肝胆和胰腺的手术的确是技高一筹,对我很有帮助。但是手术中的医疗产品的巨大消耗和浪费也是令人瞠目,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的发达,物质极其丰富。我从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每次参加这类病人的讨论会,并认真地观摩手术、请教我的导师,世界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David Morris教授,了解手术中和术后的注意事项,受益匪浅。但由于我没有澳洲的医师执照,没有机会在亲自主刀手术,很是遗憾。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朋友提起可以有外国进修医生考取临时医生执照的先例,让我怦然心动,因为我就开始慢慢打听考取临时医生执照的所需条件。不打听还好,一打听还真是复杂,不但要通过一个临床技能的考试,还需要雅思超过7分的成绩,最后还有一个有澳洲医生为主的面试考试。当时同来的朋友们知道了我的想法以后都劝我打消这个念头,半年的进修时间一晃即过,干嘛瞎折腾,但是,我最终还是觉得试一试。临床技能考试不是问题,国人医生的临床水平都不错,顺利通过。之后的雅思考试比较困难,由于对当地的地理位置不是很熟悉,打听了很久才找到一个当地的雅思考试点,所以,在一个周末我就一早奔赴考场,还好,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天的英语学习,考的不错,最后得了7.5分。可以说,胜利就在眼前,朋友的介绍又让我的信心达到了最低点,最后的面试是由多个外科专家一同面试,其中有一个印度来的医生口音非常重,很多中国人都听不懂他的问题,而且他还十分挑剔,对中国人有很多偏见。得知此消息的我内心开始打退堂鼓,但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一咬牙我走进了考场。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3个考官,2个澳洲人,还有那个传说的印度人。经过一番对我的狂轰滥炸后,1名澳洲考官对我的回答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而印度考官说我说的不是英语,他完全听不懂,这时的决定权落在了最后这名澳洲老教授手中,让我十分感动的是,他评价我的回答是正确而合理,英文流利而准确,所以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很少数的在澳洲取得临时行医资格的中国医生。之后的生活可以说的上是顺风顺水,朋友们的羡慕,充实的门诊及手术工作,当然还有不菲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又更多的具体实践的机会啦。

半年的时间就在这忙碌而又快乐的生活中度过,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当地医生的生活圈子当中,除了远在中国的家人而言,我感觉自己仿佛就属于这里。但是,接下来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学习时间到了,按规定我应该回国了。这时,我们肝胆外科中心的负责人和我的导师Morris教授找到我,提出建议我续签签证,留在这里继续工作,并承诺帮我完成后续的相关手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请求,在澳洲做医生,这是多少华人医生的梦想啊,但我的内心始终觉得有一丝说不出原因的难过。这时,我在国内的导师,时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的姜洪池教授给我打来的电话,说他知道了我面临的选择,他替我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支持我自己做出选择。同时,他以自己的亲身几个经历告诉我,我们的祖国需要我这样的人回来;我的母校也希望我能够回来。不得不说,老师的话在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因此,我婉言拒绝了澳洲肝胆中心主任和导师的邀请,在2002年秋天毅然回到了祖国,在离开澳洲土地前,我给自己许下了一个梦想,我要在15年间成为我们国家最顶尖的肝胆外科医生,我要带领我们医院的肝胆外科做到国内先进并走向世界。

之后在国内的发展由于在老师和领导的帮助下十分顺利,我成为了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的主任,获得了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的多个学术团体任副主任委员或委员、在肝胆疾病国际顶尖杂志“Hepatology”和“Gut”上发表多篇论著、被评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名医疗系统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而现在,又获得了“万人计划”中的“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此时,我内心深处十分清楚,我离我当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我们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十分庆幸,当年的选择了回国;我想即使在有十次的机会选择,我也会回国。因为我和许多留学的学子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他就是我们中国民族富强的梦想!

作者:刘连新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黑龙江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HeiLongJiang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HORSA)
电话:0451-82628104 传真:0451-82648814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敏街9号 邮编:150001
Http://www.horsa.org.cn Email:hyb@horsa.org 微信订阅号:hljorsa
Copyright 1998-2023 All Right Reservded. 黑ICP备05001091号 
  ho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