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不懈追求中国梦 艰苦奋斗铸辉煌
我是中国梦征文 | 作者:张勇 |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分会 | 点击:5933 | 发布日期:2015/9/16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我作为哈医大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科的一名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受到习主席中国梦激励的普通医学科研工作者,深知自己的事业梦是在团队的提携和鼓励下,靠自己努力奋斗的中国梦!

近年来电视里很多求职类节目,高端人才问的最多的问题不是拿多少薪水,而是对方能给自己怎样的职业规划,说明大家越来越看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空间。作为年轻教师,从前认为教师年复一年讲着同样的内容,是一份轻松又受人尊敬的稳定职业。然而教师的职业规划又是怎样呢?当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团队,已经搭起平台铺好路,职业规划伴随着自己每一步成长,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样的规划正是自己所期待的并赋予着无穷的奋斗力量。

谈到成长,与自己的求学经历是分不开的。1999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那时,我在医学圣殿上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事业,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在读期间,我担任班长和七年制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并在国家理科基地教学水平评估及国家七年制教学水平评估中,以表现突出和优异成绩留校,并慕名选择了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工作近十年间,誓言的精髓不断注入心间,在导师及团队成员的引领下,我深深体会到自己从事职业的伟大与神圣,一份信念、一份责任,需要的是一种执着、一种努力。

做事、做学问,须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这在哈医大的专家群体中,早已成为共识。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杨宝峰院士不仅以之与大家共勉,还始终把一位长者的话语铭记在心:“知道团结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懂得追求团结的人才是有大境界的人。”一个人要想在教学科研中、在专业领域里有所大收获,关键离不开两点:“一是与团队团结合作,二是本人更要努力、刻苦。”而要打造一支既有亲和力又有凝聚力的队伍,必须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育与凝练。工作以来,我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步,不断完善,获得了许多的认可和荣誉:2007年被授予哈医大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哈医大十佳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09年和2012年两次荣获哈医大药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获第十六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13年被评选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教师、校教学新秀、校青年教学能手,2014年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院士杰出青年培养基金。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学者,我一直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立足平凡岗位,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每次药理教研室开会,学科带头人都会反复强调给学生上课,不要仅局限在讲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热情。在这样思想的灌输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自任教以来,我承担留学生、本硕连读七年制、本科生、专升本、专科等多个轨道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讲课大赛,分别荣获药学院第一名,哈医大三等奖和黑龙江省二等奖,被评为哈医大教学新秀并被推荐省教学新秀。为了博采众长,争取向名师大家学习,积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我参加了药理学国家精品共享课的录制。同时为了大力投入和参与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毕业实习,我作为导师参加面向大二基础七年制的前期导师配备,面向临床七年制的三个月科研能力训练,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教育项目,面向药学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科研综述大赛等等。除了每周小组文献抄读和学科邀请国内外优秀科学家讲学,自己还会带领学生们“蹭会”,每年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哈尔滨都是各大学术会议的首选举办地,不论在哪,我都会带领学生参会,争取让他们多见世面,多长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获二等奖、省一等奖及哈医大“春雷计划” 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5项大学生创新教育项目获得省重点资助,还获得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承担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双语教学项目一项;参编《药理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在自己不断积极投身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哈医大药理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创新团队、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为2.3亿,死亡率已位居第二位,号称人类健康“杀手”。我深感压力,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作用于心血管药物的研发以及抗心血管疾病药物靶点的理论研究上,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有所突破,为全世界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除去病魔。通过开展大量实验,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在自己博士就读期间发现吸烟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系统研究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与致心律失常毒物的调控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该领域著名期刊,国际著名心脏病学家Andreas Goette评价认为“该研究提出了防治心房重构的新策略,将激发和拓展这个创新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新的科研方向和好的科研成果使自己的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省市各类科研课题的资助,并申报发明专利3 项(授权2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对于心血管疾病更深层次机制的探索愈发渴望,于是申请去美国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美国期间,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为研究做积累,在发达国家的学习经历,让我吸收了多元化的医药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在美国为期一年的研修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年会上作大会报告宣读。虽然美国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优越,但内心对于祖国的思念和向往,对于团队目标的不懈追求,引领着自己如同团队其他近年被输送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外著名大学深造的博士一样,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自己从国外学习的新技术和新理念,使本学科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自己所在的科研团队接连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发现调控重大心脏疾病及心源性猝死新的重要分子,并揭示其致病机理,这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自己的相关研究也分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分子与细胞心脏病学杂志》、《心血管研究》、《国际心脏学杂志》及《药理与实验治疗学杂志》等杂志,第一/通讯作者文章总影响因子达34.786;科研团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而自己也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及黑龙江省新世纪人才项目。

如今,对于药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除了坚定的信念,对事业执著的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外,更重要的是该团队常埋心底的那个中国医学梦。我们深知,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外,更需要每个人都能默默耕耘。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梦想的泉流依旧会如往日一般融入医学科研事业。梦想是动力的源泉、是努力的方向、是指路的明灯。怀揣着关于中国梦、弘扬着爱国精神,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团队会在伟大祖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书写上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

作者:张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  药学院  教授

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黑龙江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HeiLongJiang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HORSA)
电话:0451-82628104 传真:0451-82648814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敏街9号 邮编:150001
Http://www.horsa.org.cn Email:hyb@horsa.org 微信订阅号:hljorsa
Copyright 1998-2023 All Right Reservded. 黑ICP备05001091号 
  horsa